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有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
1、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阻断血流使瘤体萎缩。适用于直径超过5厘米的血管瘤,术后需监测肝功能。
2、射频消融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电极针置入瘤体,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病灶。对3-5厘米的血管瘤效果显著,可能伴有短暂发热反应。
3、微波消融术利用微波天线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具有消融范围大、耗时短的特点。适合靠近肝包膜的血管瘤,需注意避免邻近脏器热损伤。
4、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将高浓度乙醇直接注入瘤体使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坏死。多用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血管瘤,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瘤体变化,保持清淡饮食促进肝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