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火罐后出现水泡可通过局部消毒、保持干燥、避免抓挠、药物涂抹等方式处理,通常由负压刺激、皮肤敏感、操作不当、感染等因素引起。
1、局部消毒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水泡及周围皮肤,防止细菌感染。若水泡破损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
2、保持干燥避免包扎密闭,减少衣物摩擦。小水泡无须刺破,待其自然吸收;大于1厘米的水泡需由医生无菌操作抽液。
3、避免抓挠水泡瘙痒可能与组织液渗出刺激有关,抓挠易导致继发感染。可冷敷缓解不适,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
4、药物涂抹局部红肿疼痛可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炎症,合并感染需联用红霉素软膏。严重渗出时使用硼酸溶液湿敷。
恢复期间避免再次拔罐,饮食宜清淡少辛辣,观察3天无改善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