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奶痛可能与乳汁淤积、乳腺管堵塞、乳腺炎、乳头皲裂、婴儿衔乳姿势不当等原因有关。哺乳期奶痛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局部硬块、红肿发热、乳头疼痛等症状,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是哺乳期奶痛的常见原因,多因未及时排空乳房导致。哺乳期女性乳汁分泌旺盛,若婴儿吸吮不足或哺乳间隔过长,乳汁在乳腺内积聚形成硬块,压迫周围组织引发胀痛。可通过增加哺乳频率、手法排乳缓解,必要时使用吸奶器辅助排空。避免穿戴过紧内衣,哺乳后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
2、乳腺管堵塞乳腺管堵塞多由乳汁黏稠或局部受压引起,表现为乳房局部条索状硬结伴触痛。哺乳前热敷配合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环形按摩,有助于疏通乳腺管。哺乳时让婴儿下巴对准堵塞部位吸吮,能增强疏通效果。日常注意避免侧卧压迫乳房,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可降低乳汁黏稠度。
3、乳腺炎乳腺炎常由细菌感染合并乳汁淤积所致,除剧烈疼痛外还可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早期可继续哺乳促进排乳,若出现脓性分泌物需暂停患侧哺乳。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哺乳期安全抗生素,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出现持续高热或脓肿需及时就医引流。
4、乳头皲裂乳头皲裂多因婴儿衔乳姿势错误或过度清洁造成,表现为乳头表面裂纹、渗血伴灼痛。哺乳后涂抹纯羊脂膏或母乳滋润乳头,哺乳前无须特殊清洁。纠正婴儿含接姿势确保其含住大部分乳晕,必要时使用乳头保护罩过渡。严重皲裂可暂停亲喂24小时,用手或吸奶器维持泌乳。
5、衔乳姿势不当婴儿仅含住乳头会导致吸吮时牙龈摩擦乳头顶端,引发持续性刺痛。指导母亲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抱姿,用手支撑婴儿头颈部使其张大嘴含住乳晕。哺乳时听到规律吞咽声、无吧嗒声提示姿势正确。可咨询哺乳顾问进行现场哺乳评估,必要时使用乳盾辅助衔乳。
哺乳期出现奶痛应优先排查可纠正的生理性因素,保持规律哺乳频率,每次哺乳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选择全棉透气哺乳内衣避免摩擦,饮食注意控制高脂肪食物摄入以防乳汁过稠。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不缓解,或伴随皮肤发红、体温升高等症状,需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排除感染。哺乳间隙可练习扩胸运动促进淋巴回流,夜间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单侧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