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控制镜主要通过光学干预延缓近视进展,常见类型有多焦点离焦镜片、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框架镜等,其功效主要体现在延缓眼轴增长、调节睫状肌紧张度、改善周边视网膜离焦等方面。
1、延缓眼轴增长通过特殊光学设计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抑制眼轴过度伸长。临床常用离焦镜片如多焦点渐进镜,需配合定期视力检查。
2、调节睫状肌部分镜片采用动态光学区设计,帮助缓解看近时的调节痉挛。适用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人群,需结合用眼习惯调整。
3、改善周边离焦通过非对称光学分布矫正周边视野屈光状态,降低视网膜成像滞后。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可产生临时性离焦效应。
4、控制效果差异不同产品控制效率存在差异,角膜塑形镜约可延缓近视进展50%,框架离焦镜约30%,需根据角膜曲率、屈光度等个性化验配。
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轴及屈光度变化,联合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可增强控制效果,避免在非正规机构验配功能性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