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可能由胰岛素过量、饮食不规律、剧烈运动、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引起。低血糖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
1、胰岛素过量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剂量不当可能导致血糖骤降。胰岛素过量会加速葡萄糖的消耗和储存,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患者可能出现手抖、饥饿感、视物模糊等症状。需遵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必要时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纠正低血糖。
2、饮食不规律长时间未进食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导致血糖来源中断。饥饿状态下,肝脏糖原储备耗尽后无法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常见于减肥人群、工作繁忙者,表现为餐前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随身携带糖果等快速升糖食物。
3、剧烈运动高强度运动可加速葡萄糖消耗,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引发运动性低血糖。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会加重症状,多见于长跑、游泳等耐力运动。运动前应适量加餐,运动中每3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避免空腹运动。
4、肝肾功能异常肝脏疾病影响糖原合成与分解,肾脏病变导致胰岛素清除率下降,均可能引发低血糖。肝硬化患者易出现空腹低血糖,肾衰竭患者用药后低血糖风险增加。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调整降糖方案。
5、内分泌疾病胰岛素瘤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垂体功能减退导致升糖激素不足,均可造成病理性低血糖。胰岛素瘤患者常见凌晨低血糖发作,伴随意识障碍。确诊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
预防低血糖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空腹饮酒或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应掌握胰岛素注射技巧,定期校准血糖仪。出现心悸、出汗等预警症状时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15分钟后复测血糖。反复发作低血糖者需完善胰腺CT、激素水平检测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注明联系人信息和用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