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检查通常在出现反复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时进行,建议在症状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可就医检查。哮喘可能与遗传、环境刺激、过敏原暴露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明确诊断。
哮喘患者在症状发作期就诊时,医生可通过听诊闻及哮鸣音、观察呼吸频率等初步判断病情。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核心手段,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能客观评估气道阻塞程度。过敏原检测有助于识别诱发因素,常见项目有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皮肤点刺试验。部分患者需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辅助判断气道炎症水平。胸部X线或CT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对于长期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儿童哮喘确诊后需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情况,监测药物对身高的潜在影响。妊娠期女性哮喘发作时应及时检查,避免缺氧影响胎儿。运动诱发性哮喘患者可在运动前后进行肺功能对比测试。职业性哮喘患者需在工作环境与非工作环境分别进行症状记录和检查。
哮喘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刺激因素,家中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粉雾剂等控制炎症,随身携带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应急缓解症状。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同步治疗上呼吸道问题。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加重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