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哮喘加重可能与空气湿度增加、气压变化、霉菌孢子增多、冷空气刺激以及花粉释放等因素有关。哮喘患者需注意环境控制并遵医嘱调整用药。
空气湿度上升时,呼吸道黏膜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可能增强,潮湿环境促使尘螨繁殖,其排泄物是常见致敏原。气压降低会导致肺泡内氧气分压下降,支气管平滑肌反射性收缩,诱发喘息症状。雨天前后霉菌生长活跃,其孢子随气流飘散,吸入后易引发气道高反应。气温骤降可直接刺激气道黏膜,导致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部分植物在降雨后释放大量花粉颗粒,这些微粒可沉积在下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
哮喘患者雨天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防花粉口罩。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定期更换床单被罩以减少尘螨。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吹,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悬浮颗粒。随身携带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应急药物,长期控制可选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记录症状变化规律有助于医生调整孟鲁司特钠片等预防用药方案。
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深海鱼油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坚持腹式呼吸训练能改善肺功能,避免剧烈情绪波动诱发发作。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阴雨天关闭门窗并使用除湿机。建立哮喘日记监测峰流速值变化,出现夜间憋醒或用药效果下降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