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15天仍存在移位风险,主要与固定方式不当、过早负重、骨痂形成不足、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1、固定方式不当石膏或支具松动可能导致断端微动。需及时复查调整外固定,必要时更换为内固定手术。
2、过早负重患肢在骨痂未充分形成时承受压力易导致移位。应严格遵医嘱保持患肢制动,使用拐杖分散负重。
3、骨痂形成不足营养不良或局部血供差会延缓愈合。可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优质蛋白,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成骨。
4、骨质疏松老年或绝经后患者骨密度低易发生二次移位。需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建议每2周进行X线复查,避免患肢侧卧或扭转动作,可适当补充牛奶、鱼虾、西蓝花等富含钙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