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早期可通过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排便习惯改变等方式发现。早期症状多不典型,需结合多种筛查手段提高检出率。
1、肠镜检查结肠镜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是诊断金标准。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5年检查一次,发现息肉可同步切除。
2、粪便检测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对微量出血敏感,每年筛查可降低死亡率。阳性者需进一步肠镜确认出血原因。
3、血液检查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提示风险,但特异性较低,需联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4、症状观察持续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超过2周、不明原因消瘦等均需警惕。左半结肠癌更易出现便血,右半结肠癌多表现为贫血。
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出现预警症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