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患者通常不需要输液治疗,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口服药物和饮食调整缓解症状。是否需要输液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呕吐频率、电解质紊乱情况、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因素等。
轻度急性胃炎患者以胃肠黏膜充血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呕吐腹泻症状较轻时,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电解质即可。推荐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或服用蒙脱石散缓解腹泻症状。多数患者在1-3天内症状明显改善。
当出现持续呕吐导致无法进食饮水、尿量显著减少、眼窝凹陷等中重度脱水表现时,需考虑静脉补液治疗。老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更容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住院进行静脉输液。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在补液同时静脉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急性胃炎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症状完全缓解前禁止饮酒。可逐步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推荐蒸蛋羹、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若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非甾体抗炎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