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囊肿可能由毛囊堵塞、局部外伤、肛窦感染、克罗恩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毛囊堵塞皮脂腺分泌物积聚导致囊肿形成,表现为肛周硬结伴轻微压痛。无须特殊治疗,每日温水坐浴配合碘伏消毒即可缓解。
2、局部外伤肛周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发感染,常见于久坐或骑跨伤。需保持创面干燥,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3、肛窦感染肛腺导管阻塞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发展为肛周脓肿。伴随红肿热痛症状,需口服头孢克肟或左氧氟沙星控制感染。
4、克罗恩病肠道炎症蔓延至肛周形成复杂性瘘管,常反复发作。除使用美沙拉嗪控制原发病外,可能需肛瘘挂线术治疗。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排便通畅,出现持续肿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