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阳性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阳性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传染性高低与痰菌检查结果、病灶活动性、患者咳嗽频率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并做好隔离防护。
肺结核阳性患者的传染性主要取决于痰液中是否存在活菌。痰涂片阳性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痰培养阳性但涂片阴性者传染性相对较低。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传染概率与接触密切程度、环境通风情况、接触者免疫力等因素相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未治疗的前两周传染性最高,规范抗结核治疗两周后传染性通常明显下降。
部分肺结核阳性患者可能传染性较低。痰菌阴性但影像学显示活动性病灶的患者,理论上仍存在一定传染风险。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但无活动性病灶者一般不具传染性。合并HIV感染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痰菌阴性肺结核,但病灶中仍可能存在活菌。儿童肺结核患者由于痰菌量少且咳嗽力量弱,传染性通常低于成人。
肺结核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的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期间需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保持居室通风良好,每日开窗换气,阳光直射有助于杀灭结核菌。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患者餐具应煮沸消毒,痰液需经消毒处理后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