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原藻病可通过真菌镜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诊断。
1、真菌镜检取皮损处鳞屑或分泌物进行氢氧化钾溶液处理,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原藻菌孢子或菌丝结构。
2、组织病理学活检组织经特殊染色后可见真皮内肉芽肿性炎症及直径5-15微米的圆形厚壁孢子,周围有放射状嗜酸性物质。
3、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25-30℃培养2-4周可出现乳白色酵母样菌落,需与无色藻菌属其他菌种鉴别。
4、分子检测采用PCR技术扩增28S rRNA或ITS区域基因序列,通过测序比对可准确鉴定原藻菌种属。
确诊后需避免接触污染水源,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完善系统检查,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培养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