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通常采用5天治疗、2天休息的周期,主要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正常组织修复、治疗耐受性、疗效最大化等因素有关。
1. 肿瘤细胞周期多数肿瘤细胞在连续5天放疗后进入敏感期,间歇期可促使残留癌细胞同步化,增强后续放疗效果。治疗需配合影像评估调整方案。
2. 正常组织修复2天间歇期允许健康组织修复放射损伤,降低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等副作用。可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3. 患者耐受性分次放疗能减轻疲劳、骨髓抑制等急性反应,提高治疗完成率。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4. 放射生物学基于线性二次模型计算,该模式能平衡肿瘤杀伤与正常组织保护。对快速增殖肿瘤可能调整为加速超分割方案。
治疗期间应保证高蛋白饮食,每日补充足量水分,避免治疗区域皮肤暴晒或摩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告知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