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可能导致血栓,其机制主要与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功能紊乱及局部血流淤滞等因素相关。血栓形成是该病严重并发症之一,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
1、炎症反应严重感染会激活炎症因子释放,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治疗需积极控制感染,可使用头孢曲松、克林霉素联合手术清创,同时监测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
2、血管损伤细菌毒素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暴露胶原纤维触发血小板聚集。需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并配合创面负压引流减少组织压迫。
3、血流淤滞肢体肿胀和疼痛制动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建议抬高患肢并进行被动活动,必要时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
4、凝血紊乱脓毒症可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异常,重症患者可考虑阿加曲班等抗凝药物。
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住院期间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排查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