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尿路病可通过解除梗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长期管理等方式治疗。梗阻性尿路病通常由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
1、解除梗阻急性梗阻需立即导尿或置入输尿管支架,慢性梗阻可通过膀胱造瘘缓解症状。解除梗阻后需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
2、药物治疗感染患者需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有助于改善排尿困难。
3、手术治疗结石患者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肿瘤患者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根治性切除术。前列腺增生可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4、长期管理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梗阻复发,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监测电解质。
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久坐,出现排尿困难或腰背疼痛应及时就诊复查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