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感染与脓肿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引流手术、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腹膜后感染与脓肿通常由细菌感染、手术并发症、外伤、邻近器官感染扩散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腹膜后感染与脓肿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治疗首选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甲硝唑500mg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万古霉素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具体用药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
2、引流手术:对于脓肿形成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进行引流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经皮穿刺引流和开腹手术引流。经皮穿刺引流适用于位置较浅、体积较小的脓肿,开腹手术引流适用于位置深、体积大或多房性脓肿。
3、营养支持:腹膜后感染与脓肿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和营养消耗,需加强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如鸡蛋、牛奶、鱼肉等。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可考虑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
4、疼痛管理:腹膜后感染与脓肿常引起剧烈疼痛,需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400mg口服每6小时一次。中重度疼痛可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10mg皮下注射每4小时一次,需注意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
5、定期复查:腹膜后感染与脓肿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监测感染控制情况和脓肿消退情况。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影像学检查等。对于复发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遵医嘱按时服药,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如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