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穿刺时通常能看到肿瘤的大小。肺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影像引导获取肺部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可借助CT或超声等影像设备观察肿瘤形态和范围。
肺穿刺过程中使用的影像设备能清晰显示肿瘤边界。CT引导下穿刺时,医生通过连续断层扫描可获取肿瘤三维结构信息,测量最大径线并评估浸润范围。超声引导虽对含气肺组织显像有限,但对贴近胸膜的肿瘤仍可测量其大小。穿刺针进入病灶时,影像设备能实时显示针尖位置与肿瘤的空间关系,帮助判断肿瘤实际体积。对于直径超过10毫米的肿瘤,测量误差通常在2毫米内。
部分特殊情况下可能影响肿瘤大小的判断。当肿瘤呈弥漫性生长或与周围炎症组织分界不清时,影像测量可能存在偏差。极少数钙化或坏死严重的肿瘤,因组织密度差异可能导致测量值小于实际大小。多发性小结节穿刺时,单个结节的大小测量可能受邻近病灶干扰。对于这些情况,需结合增强CT或PET-CT等进一步评估。
肺穿刺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咳嗽或大幅度肢体活动。术后24小时内禁止沐浴,观察有无气胸、咯血等并发症。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穿刺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定期随访复查影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