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活检发现癌症的概率通常较低,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但具体概率与病变类型、患者高危因素等因素相关。胃镜活检主要用于诊断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仅少数情况下可能检出胃癌或癌前病变。
胃镜活检中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这类病变占活检结果的绝大部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胃溃疡常见于胃窦部,活检可明确溃疡性质并排除恶性可能。胃息肉以胃底腺息肉和炎性息肉为主,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癌变风险极低。
需要警惕的癌前病变主要包括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萎缩性胃炎可能逐步发展为肠上皮化生,中重度异型增生属于明确癌前病变。早期胃癌在胃镜下可表现为黏膜粗糙、糜烂或微小凹陷,活检确诊率与病变大小和取材准确性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通常具有典型的内镜下特征,活检阳性率较高。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胃癌家族史者、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定期接受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时应规范取材,必要时重复活检或结合超声内镜检查。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高盐腌制食物,戒烟限酒,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以降低胃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