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九项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1、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其数值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
2、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分布于肝脏及心肌等组织,显著升高可能与急性肝炎、心肌梗死相关,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3、总蛋白:总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降低可能见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升高可能与脱水、多发性骨髓瘤有关。
4、白蛋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水平下降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是评估肝功能储备的重要指标。
5、球蛋白:球蛋白升高可能与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需结合白球比值分析临床意义。
6、总胆红素:总胆红素包括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胆汁代谢异常,可见于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等。
7、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反映胆道排泄障碍,常见于胆管结石、胰头癌等梗阻性疾病。
8、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多与红细胞破坏增加有关,如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等。
9、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提示胆汁淤积、骨代谢异常,需结合γ-谷氨酰转肽酶鉴别肝胆或骨骼来源。
肝功能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长期服药者应提前告知医生,结果异常时需结合影像学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