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急性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类药物、中成药等治疗。常见症状包括排尿不适、下腹坠胀、血尿等,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
1、排尿不适:
急性尿道炎最典型的症状是排尿时出现灼热感或刺痛感,尤其在排尿结束时症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描述为“像刀割一样”的疼痛,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排尿不适通常与尿道黏膜受炎症刺激有关,严重时可能伴随尿道口红肿。
2、下腹坠胀: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下腹部隐隐作痛或坠胀感,疼痛位置多位于耻骨上方。这种不适在憋尿时尤为明显,排尿后可能暂时缓解。下腹不适可能与膀胱三角区受炎症刺激有关,部分患者会误以为是妇科疾病。
3、尿频尿急:
患者常出现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可达10-20次,夜间也需频繁起夜。尿急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延迟。这些症状源于炎症刺激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尿量很少也会产生尿意。
4、血尿表现:
部分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更为常见,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血尿通常提示尿道黏膜出现糜烂或小血管破裂,常见于炎症较重的患者。
5、全身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伴随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多在37.5-38℃之间。若出现高热、腰痛等症状,需警惕是否发展为肾盂肾炎。全身症状多与细菌毒素吸收或感染扩散有关。
治疗方面,抗生素可选择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针对常见致病菌的药物,中成药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注意会阴部清洁。急性期建议暂停性生活,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预防复发应注意避免久坐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绝经期女性可适当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局部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