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镜能查出痔疮、肛裂、直肠息肉、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疾病。肛门镜是肛门直肠疾病诊断的常用工具,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肛管及直肠末端黏膜病变。
1、痔疮肛门镜可清晰观察内痔的形态、大小及出血点,区分内痔与外痔。内痔通常表现为齿状线以上的黏膜隆起,表面充血或糜烂,严重时可见喷射状出血。外痔则位于齿状线以下,肛门镜可发现肛缘皮下静脉丛扩张形成的团块。混合痔兼具两者特征,需结合视诊综合判断。
2、肛裂肛门镜能直接观察到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口,多位于后正中线。急性肛裂边缘整齐,基底呈鲜红色;慢性肛裂可见哨兵痔、肛乳头肥大等继发改变。检查时需注意裂口深度是否达肌层,并评估是否伴有肛门括约肌痉挛。
3、直肠息肉通过肛门镜可发现距肛缘10厘米以内的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腺瘤性息肉表面多呈分叶状,可能伴有充血或糜烂,需警惕癌变风险。对于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通常建议取活检明确病理性质。
4、肛周脓肿肛门镜可辅助判断脓肿是否与肛窦相通,帮助鉴别单纯性肛周感染与复杂性肛瘘。镜下可见肛窦处红肿溢脓,按压脓肿时可见脓液自肛窦溢出。深部脓肿可能需结合肛管超声或MRI进一步评估范围。
5、直肠脱垂肛门镜能评估直肠黏膜脱垂程度,区分完全性脱垂与黏膜脱垂。完全性脱垂可见直肠全层呈同心圆状脱出,黏膜脱垂则表现为松弛黏膜堆积。检查时需嘱患者模拟排便动作,动态观察脱垂变化情况。
进行肛门镜检查前应排空粪便,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肛门不适,可温水坐浴缓解。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蹲,规律排便。若发现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复查肛门镜评估病情进展。肛门疾病多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建议戒烟限酒,控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