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急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病因不同而异,轻症可能仅表现为短暂不适,重症则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时需及时就医。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
1、急性肠炎的严重性
急性肠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因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通常症状较轻,但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失衡,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某些情况下,如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或肠穿孔,危及生命。长期腹泻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影响身体恢复。
2、急性肠炎的症状
急性肠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腹痛通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腹泻多为水样便,严重时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高热、严重脱水(如口干、尿少、头晕),需立即就医。
3、急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可缓解腹泻;补液盐或口服补液溶液可预防脱水。
- 饮食调整:发病初期建议禁食或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清淡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
- 生活方式改善: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急性肠炎虽然常见,但不可轻视。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