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温37.8摄氏度属于低热,通常算作发烧。正常婴幼儿腋下体温范围为36-37.3摄氏度,超过37.3摄氏度可视为发热。
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短暂性低热可能与环境温度过高、穿衣过多、剧烈哭闹或进食后测量有关。此时可通过减少衣物、调节室温至24-26摄氏度、补充水分后复测体温。若体温持续超过37.5摄氏度超过1小时,或伴随精神萎靡、拒食、皮疹等症状,需考虑感染性因素,常见有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尿路感染等。病毒感染引起的低热通常持续1-3天,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或物理降温。
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任何程度发热均需立即就医,该年龄段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发生严重细菌感染风险较高。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出现低热时也应提高警惕。测量体温时应避免在喂奶、洗澡、包裹厚被褥后立即检测,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5分钟,水银体温计需测量10分钟以保证准确性。
家长需保持宝宝居室通风,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每日监测体温3-4次并记录波动情况。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补充温水。若低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体温升至38.5摄氏度以上,应及时儿科就诊排查病因,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观察期间若出现抽搐、呼吸急促、皮肤瘀斑等危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