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加重肝脏负担,主要有适量优质蛋白、低脂饮食、控制糖分摄入、禁酒、避免霉变食物等注意事项。
1、适量优质蛋白乙肝患者每日需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帮助肝细胞修复,如鸡蛋清、脱脂牛奶、鱼肉等。蛋白质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1-1.2克为宜,过量可能诱发肝性脑病。合并肝硬化患者应优先选择植物蛋白,如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2、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建议控制在40-50克,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避免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防止脂肪在肝脏沉积加重炎症。急性发作期需进一步减少至30克以下。
3、控制糖分摄入每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60%左右,以全谷物、薯类等复合碳水为主。严格限制糕点、含糖饮料等精制糖摄入,预防糖代谢紊乱。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4、绝对禁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加速肝纤维化进程。无论啤酒、白酒或药酒均应禁止,含酒精的醪糟、醉虾等食物也需避免。服用抗病毒药物期间饮酒会降低药效并增加副作用风险。
5、避免霉变食物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具有强致癌性,可诱发肝癌。禁食霉变花生、玉米、坚果等食品,粮油需密封保存。烹饪前需仔细检查食材,轻微霉变即应整批丢弃,不可切除霉变部分后食用。
乙肝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三餐,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深色蔬菜,以及蓝莓、苹果等低糖水果。合并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建议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