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肺结节可通过定期随访、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结节性质与病因差异决定治疗方案选择,需结合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综合评估。
1、定期随访5毫米以下良性结节建议3-6个月CT复查,观察生长速度与形态变化。磨玻璃结节需延长随访周期至2年。
2、抗感染治疗炎性结节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曲霉菌感染有关,表现为咳嗽伴低热。可试用异烟肼、伏立康唑等药物,疗程需持续6周以上。
3、手术切除快速增长的实性结节或直径超过8毫米的混杂磨玻璃结节,需考虑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术前需完成PET-CT排除转移。
4、靶向治疗多发性微小结节伴EGFR基因突变时,使用奥希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控制病灶进展。需监测肝功能与间质性肺炎风险。
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接触粉尘职业者应做好呼吸防护。术后患者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