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可以从月经第二天开始服用。正确服用短效避孕药需注意起始时间、药物类型、漏服处理、个体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1、起始时间:
月经周期第2天属于安全服药窗口期,此时子宫内膜已开始脱落,服药后能快速抑制排卵。部分复合避孕药说明书明确标注"月经第1-5天开始服用",但建议优先选择第1-3天起始以建立稳定激素水平。
2、药物类型:
单相片剂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适合周期任意时间开始,但月经期起始更符合生理周期。三相片剂如左炔诺孕酮三相片必须严格按月经第1天起始,否则可能影响避孕效果。
3、漏服处理:
起始阶段漏服需立即补服并加用屏障避孕法7天。若月经第2天首剂后12小时内漏服,避孕效果不受影响;超过12小时需重新建立服药周期,当月需配合其他避孕措施。
4、个体差异: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第2天服药可能加重激素紊乱,需医生评估。哺乳期妇女服药可能减少乳汁分泌,建议选择纯孕激素制剂。35岁以上吸烟者需谨慎评估血栓风险。
5、药物相互作用:
利福平、苯妥英钠等肝酶诱导剂会降低避孕药效,需调整用药方案。长期服用抗生素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对雌激素的重吸收,建议用药期间采取额外避孕措施。
服用短效避孕药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药物吸收,建议配合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绿叶蔬菜等。服药初期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等不适,通常2-3个月经周期后自行缓解。每年需进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妇科检查,长期服药者建议每5年更换避孕方案。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下肢肿痛等血栓征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