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内出现小疙瘩可能由假性湿疣、尖锐湿疣、巴氏腺囊肿、毛囊炎或阴道息肉等原因引起。
1、假性湿疣:
假性湿疣是女性外阴常见的良性增生,多与局部慢性刺激或分泌物长期刺激有关。表现为对称分布的鱼籽状或绒毛状小突起,质地柔软,无传染性。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即可缓解。
2、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属于性传播疾病。疣体呈菜花状或乳头状,可能伴随瘙痒或灼热感。需通过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去除疣体,同时需排查其他性传播疾病。
3、巴氏腺囊肿:
巴氏腺导管阻塞可能导致腺体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表现为阴道口单侧隆起。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或有感染迹象时需行造口术引流。急性感染期可能发展为巴氏腺脓肿,需抗生素治疗。
4、毛囊炎:
外阴毛囊细菌感染可形成红色丘疹,中心可见脓头,多因剃毛、摩擦或卫生不良导致。轻度可自行消退,反复发作需外用抗菌药膏,避免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5、阴道息肉:
阴道壁或宫颈息肉可能脱垂至阴道口,表现为带蒂的柔软肿物。绝经后女性需警惕恶变可能,建议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妊娠期息肉可能因激素刺激增大,产后多自行萎缩。
日常应注意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同房前后做好清洁,出现异常分泌物或疙瘩增大应及时就诊。饮食上可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维持阴道菌群平衡。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长时间骑行等可能造成外阴摩擦的运动。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