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吐血需要立即就医,这可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表现,属于严重并发症,及时治疗可提高生存率。肝硬化患者出现吐血,主要是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引发大出血。治疗包括紧急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感染和肝性脑病等措施,长期管理需针对肝硬化病因进行干预,如戒酒、抗病毒治疗等。
1、紧急止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危及生命的急症,需立即就医。内镜下止血是首选方法,包括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注射等。药物治疗可选用生长抑素或奥曲肽,收缩内脏血管,减少出血。对于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或外科手术。
2、降低门静脉压力:长期控制门静脉高压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药物方面,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可降低门静脉压力。TIPS手术通过建立肝内门体分流,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可能增加肝性脑病风险。对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根治性治疗手段。
3、预防并发症:肝硬化患者易发生感染,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肝性脑病是常见并发症,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或利福昔明调节肠道菌群。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必要时行腹腔穿刺放液。
4、病因治疗:针对肝硬化病因进行治疗至关重要。酒精性肝硬化需严格戒酒。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需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5、营养支持:肝硬化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需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推荐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和锌。对于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
肝硬化吐血是严重并发症,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长期管理,患者仍可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坚持病因治疗和营养支持,同时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