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再次同房仍有怀孕概率。紧急避孕药仅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无保护性行为有效,无法预防后续性行为导致的妊娠,避孕失败风险与排卵时间、药物代谢速度等因素相关。
1、药物作用时效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通过抑制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其保护效力仅覆盖服药前3天的性行为,对服药后新发生的性接触无防护作用。
2、排卵周期影响若女性在服药后短期内进入排卵期,此时同房可能因精子存活时间长达3-5天而增加受孕概率,尤其月经周期不规律者风险更高。
3、药物代谢差异个体对左炔诺孕酮的吸收代谢速率不同,部分人群药物浓度下降较快,可能减弱避孕效果,肥胖女性因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更易出现药效降低。
4、避孕方式选择建议后续同房采用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或短效口服避孕药等常规避孕手段,紧急避孕药每年使用不宜超过3次,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
出现月经延迟超过1周需进行早孕检测,日常应优先选择高效避孕方式,避免依赖紧急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