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和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手术麻醉、疼痛缓解及心律失常治疗。该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信号传导发挥作用,主要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抗心律失常等用途。
1、局部麻醉利多卡因作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能可逆性阻断神经纤维的钠离子通道。在牙科治疗、皮肤缝合等小手术中常用于浸润麻醉,浓度多为0.5%-2%。其起效时间约2-5分钟,维持时间约1-2小时,较普鲁卡因更具稳定性。
2、表面麻醉4%-10%浓度的利多卡因凝胶或喷雾可用于黏膜表面麻醉,如尿道插管、胃镜检查前的咽喉麻醉。该剂型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发挥作用,5分钟内产生麻醉效果,但须注意黏膜吸收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升高。
3、传导麻醉1%-2%利多卡因溶液适用于神经阻滞麻醉,如臂丛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等。其扩散性强于普鲁卡因,加入肾上腺素可延长作用时间至2-4小时。实施时需准确定位神经走行区域,避免误入血管。
4、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危急心律失常。作为Ib类抗心律失常药,其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钠内流缩短动作电位时程。使用时需心电监护,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5、其他用途2%利多卡因与丙胺卡因的混合乳膏可用于无痛穿刺治疗,5%贴剂适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近年来也有研究将其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鼻内给药,但该用法尚未纳入标准治疗方案。
使用利多卡因需严格掌握禁忌证,包括对酰胺类麻醉药过敏、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等。不同剂型的最大安全剂量差异显著,表面麻醉成人单次不超过100mg,静脉给药不超过4mg/kg。可能出现头晕、嗜睡、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发生惊厥或呼吸抑制。特殊人群如肝功能不全者、孕妇需调整剂量,儿童应按体重精确计算用药量。治疗期间应监测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避免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联用。药品应避光保存,溶液出现浑浊或沉淀时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