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腰疼可能由不良姿势、运动损伤、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不良姿势:
长期伏案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弯腰驼背的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课桌椅高度不匹配、书包过重单侧背负等因素也会加重腰椎负担。建议调整坐姿至腰部有支撑,每40分钟起身活动。
2、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前热身不足或运动方式不当可能造成腰肌劳损,常见于篮球起跳落地、足球对抗等场景。急性扭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慢性劳损多为持续性钝痛。运动后冰敷可缓解急性症状。
3、脊柱侧弯:
特发性脊柱侧弯好发于青春期,可能与生长激素分泌失衡有关。轻度侧弯表现为双肩不等高,严重时可见肋骨隆起。X线检查科布角超过10度即可确诊,20度以内可通过矫形体操改善。
4、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神经根,常见于负重训练过度的青少年。典型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咳嗽时加重。磁共振检查可明确突出位置,轻度病例可通过腰椎牵引缓解。
5、泌尿系统疾病:
肾盂肾炎或肾结石引起的腰痛多伴有发热、尿频症状,疼痛部位偏向肋脊角。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或红细胞异常,超声能发现结石或肾脏积水。需及时抗感染或碎石治疗。
青少年出现腰痛应避免久坐久站,学习时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书包重量不超过体重的10%。每天进行小燕飞、臀桥等核心肌群训练,游泳和慢跑有助于增强腰部稳定性。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下肢麻木、排尿异常时,需尽早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生长发育期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