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割除。包皮环切术的适用情况主要有包茎、反复感染、影响排尿、卫生难以保持、存在癌变风险等。
包茎是指包皮无法上翻显露龟头,可能影响清洁甚至导致炎症。婴幼儿时期多为生理性包茎,多数会随年龄增长自然缓解。若青春期后仍存在包茎,可能需手术干预。反复发生的包皮龟头炎也是常见手术指征,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排尿困难如包皮口狭窄导致尿线变细,可能需手术扩大包皮口。卫生条件较差无法彻底清洁包皮垢者,可考虑手术降低感染风险。存在阴茎癌家族史或癌前病变者,医生可能建议预防性切除。
部分宗教信仰或文化传统会将包皮环切作为常规仪式。但医学上若无明确指征,不建议仅因预防目的手术。包皮本身具有保护龟头及维持敏感度的生理功能。手术存在出血、感染、瘢痕形成等风险,需严格评估获益与风险。儿童手术更需谨慎,多数情况下可观察至青春期后再决定。
保持每日清洁是预防包皮问题的基础措施,建议用温水轻柔清洗并完全干燥。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药物。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减少摩擦,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术后护理需遵医嘱定期消毒伤口,观察愈合情况。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