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鼻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部、调整室内湿度、补充维生素、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力撞击、过敏性鼻炎、凝血功能障碍、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
1、压迫止血立即让孩子坐直稍向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柔软部位,持续压迫5-10分钟。过程中避免仰头或塞入纸巾,防止血液倒流刺激咽喉。若出血量较大可配合冰袋冷敷前额,促进血管收缩。
2、冷敷鼻部将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敷于鼻梁及颈部,每次冷敷3-5分钟间隔1分钟重复。低温能有效减缓局部血流速度,适用于外伤或天气干燥导致的毛细血管破裂。冷敷后需观察鼻腔黏膜是否苍白,避免冻伤。
3、调整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在50%-60%,睡前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湿润黏膜。冬季避免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空调房内放置水盆增加蒸发量。干燥季节可给孩子涂抹凡士林保护鼻前庭皮肤。
4、补充维生素日常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以及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反复出血者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或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血管脆性和凝血功能。
5、就医检查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超过20分钟,需排查过敏性鼻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医生可能采用硝酸银烧灼止血,或开具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等药物。鼻中隔严重偏曲者需考虑矫正手术。
家长应定期修剪儿童指甲避免挖鼻损伤,剧烈运动时做好面部防护。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可选择瘦肉、动物肝脏等食材。记录出血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避免自行使用止血棉条堵塞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