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患者的大便可能出现稀水样、黏液便、血便或脓血便等异常表现,具体形态与肠炎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1、稀水样便病毒性或细菌性肠炎早期常见大量水样腹泻,每日可达十余次,多伴有肠鸣音亢进,轻度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纠正电解质紊乱。
2、黏液便慢性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便常混有透明黏液,可能伴随下腹隐痛,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栓剂。
3、血便缺血性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伴有剧烈腹痛,急诊需排除肠梗阻,严重时需静脉注射止血敏等药物。
4、脓血便细菌性痢疾典型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确诊需粪便培养,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儿童需警惕中毒性痢疾。
观察大便性状变化时应记录排便频率,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若持续出现血便或发热需立即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