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控制不佳可通过调整用药方案、优化生活方式、排查继发性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等方式改善。通常与药物选择不当、钠盐摄入过量、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用药方案可能与当前药物种类或剂量不足有关,表现为收缩压持续超过140毫米汞柱。可在医生指导下联用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利尿剂氢氯噻嗪等不同机制降压药。
2、优化生活方式高钠饮食和缺乏运动会影响药效,建议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戒烟限酒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3、排查继发因素可能与肾血管性高血压或内分泌疾病有关,通常伴随头痛、低血钾等症状。需通过肾动脉超声、醛固酮检测明确病因,针对性地进行血管成形术或螺内酯治疗。
4、加强血压监测建议早晚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血压波动情况,避免测量前饮用咖啡或剧烈运动,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高血压或夜间血压异常升高现象。
血压未达标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限制加工食品摄入,肥胖患者需逐步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