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温35.9度属于偏低范围,需结合环境与个体情况综合判断。婴幼儿正常腋温通常为36-37度,体温偏低可能与测量误差、保暖不足、代谢异常、感染恢复期或内分泌疾病等因素有关。
1、测量误差:
体温计使用不当或测量时间不足可能导致读数偏低。水银体温计需夹紧腋窝5分钟以上,电子体温计需等待提示音结束。测量前应擦干腋汗,避免在刚沐浴或进食后立即测温。
2、保暖不足:
寒冷环境中未及时添加衣物会导致体温下降。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更易散热。建议保持室温24-26℃,穿戴棉质衣物,必要时用包被包裹手脚。
3、代谢异常:
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问题可能影响产热。若伴随拒奶、嗜睡、哭声微弱等症状,需检测血糖和甲状腺功能。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出现代谢性体温调节障碍。
4、感染恢复期:
严重感染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体温偏低,常见于败血症、肺炎等疾病治疗后期。此时需观察是否伴有面色苍白、肢体冰凉等循环不良表现,必要时复查血常规。
5、内分泌疾病: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罕见病会导致体温持续偏低。若长期低于36度且伴随发育迟缓、皮肤色素沉着等异常,需进行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
发现体温偏低时应先复测确认,适当提高环境温度并增加衣物包裹。若复测仍低于36度或伴随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日常需注意保持室内恒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后着凉,母乳喂养可帮助维持体温稳定。监测体温建议选择固定时段,避开哭闹或进食后测量,记录体温变化趋势更有利于医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