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虫性肝病会传染。该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传播,感染途径主要有皮肤接触、饮用污染水源、食用未煮熟的受污染食物、母婴垂直传播。
1、皮肤接触:皮肤直接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河水或湖水可能导致感染,表现为接触部位瘙痒性皮炎,治疗需使用吡喹酮等驱虫药物。
2、污染水源:饮用被血吸虫尾蚴污染的生水可能引发感染,早期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应进行病原学检查并服用青蒿琥酯等抗寄生虫药。
3、未煮熟食物:食用被血吸虫污染的未彻底煮熟的水产品可能感染,伴随腹泻肝区疼痛,需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并使用阿苯达唑治疗。
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血吸虫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新生儿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同步治疗。
预防吸血虫性肝病应避免接触疫水,饮用煮沸水,食用充分加热的食品,疫区居民需定期进行寄生虫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