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通常在疑似冠心病、不明原因胸痛、心肌梗死后评估或心脏手术前等情况下必须进行。心脏造影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主要有冠状动脉狭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脏肿瘤等适应症。
1、疑似冠心病当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如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且伴随心电图异常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时,需通过心脏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这类患者可能伴有活动后气促、肩背部放射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不明原因胸痛反复发作的胸痛经普通检查无法确诊时,心脏造影可鉴别是否为心源性疼痛。此类情况可能与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危重症相关,常伴随冷汗、晕厥等表现,需使用盐酸吗啡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紧急处理。
3、心肌梗死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需通过心脏造影评估梗死范围及剩余血管状况。这类患者多存在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等并发症,治疗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
4、心脏手术前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或瓣膜置换等手术前,必须通过心脏造影获取精准的心脏血管解剖图像。术前可能需调整华法林钠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抗凝及控制心率药物,术后需监测出血及感染风险。
5、其他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现紫绀、发育迟缓,或心肌病患者发生顽固性心力衰竭时,心脏造影能明确解剖畸形程度。这类情况可能需联合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者需考虑心脏移植等治疗方案。
进行心脏造影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需卧床休息12-24小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避免出血。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监测血压血糖。若出现穿刺处血肿、肢体麻木或持续胸痛,应立即就医处理。心脏造影属于有创检查,具体实施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