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轻中度病变,少数可能进展为严重并发症。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在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伴浅表糜烂,但未出现腺体萎缩。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通常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进食、减少精神压力有助于缓解症状。
若长期未规范治疗,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反复糜烂可能导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增加癌变风险。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症状时需警惕病情恶化,应及时进行胃镜复查和病理活检。
确诊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后应每1-2年复查胃镜,日常注意饮食温度适宜、细嚼慢咽。可适量食用山药、秋葵等富含黏液蛋白的食物保护胃黏膜,避免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胃黏膜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