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卵巢囊肿通常由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子宫肌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干细胞突变等因素有关。
1、定期观察:
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可暂不处理,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生理性卵巢囊肿如黄体囊肿多在月经后自行消退,子宫肌瘤在绝经后可能萎缩。观察期间需注意腹痛、异常出血等变化。
2、药物治疗:
卵巢囊肿可选用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子宫肌瘤常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缩小瘤体。中药桂枝茯苓胶囊对气滞血瘀型肌瘤有一定缓解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3、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可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阻断血流供应,卵巢囊肿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射硬化剂。这类微创治疗创伤小但可能存在复发风险,适合有生育需求或手术禁忌者。
4、腹腔镜手术:
直径超过5厘米的卵巢囊肿或引起压迫症状的子宫肌瘤建议腹腔镜剔除,可保留正常卵巢和子宫组织。常见术式包括囊肿剥除术、肌瘤切除术,术后恢复快但需预防粘连。
5、开腹手术:
怀疑恶变的卵巢囊肿或巨大多发性子宫肌瘤需开腹探查,根据病情行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术后需关注激素替代治疗和盆底功能康复。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内分泌紊乱,限制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摄入。适度运动如瑜伽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扭转。出现急性下腹痛、经量骤增等症状需立即就医。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妇科超声检查,有家族史者应加强筛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