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进展至肾衰竭。
1、发病机制狼疮性肾炎与自身抗体沉积、补体激活有关,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导致炎症反应,病理分型从I型到VI型反映病变严重程度。
2、临床表现早期可见无症状蛋白尿或镜下血尿,进展期出现水肿、高血压,终末期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急剧恶化,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3、诊断方法需结合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血清学检查,肾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可明确病理分型并指导治疗,同时需排除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4、治疗原则基础治疗包括羟氯喹免疫调节,活动期需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可用于难治性病例。
患者需严格防晒、规律随访尿常规及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妊娠前需评估疾病活动度并在风湿免疫科及产科共同监护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