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性疾病,属于酒精性肝病的早期阶段,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严重病变。
1、病因机制乙醇代谢产物乙醛抑制脂肪酸氧化,同时促进甘油三酯合成,导致肝细胞内脂肪沉积。每日饮酒超过40克酒精(男性)或20克(女性)持续5年以上风险显著增加。
2、临床表现早期多无症状,部分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进展期可见黄疸、蜘蛛痣;严重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失代偿表现。
3、诊断方法结合饮酒史、肝功能检查(AST/ALT>2)、超声显示肝脏回声增强,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确诊,需排除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4、干预措施严格戒酒是核心治疗,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代谢,重症需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护肝药物,合并肝硬化需肝移植评估。
建议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定期进行肝功能筛查,合并超重者需同步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