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可通过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内镜下修补或再次手术等方式处理。吻合口瘘通常由吻合口张力过高、局部血供不足、感染、营养不良或技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引流减轻消化道压力,减少消化液对瘘口的刺激。同时需禁食禁水,避免食物残渣通过瘘口进入腹腔引发感染。胃肠减压期间需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评估治疗效果。
2、营养支持:
采用全肠外营养或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维持患者营养状态。营养支持可促进组织修复,改善低蛋白血症。需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调整营养方案。
3、抗感染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腹腔感染。常见选用头孢三代联合甲硝唑,严重感染需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同时需加强引流,保持瘘口周围清洁干燥。
4、内镜下修补:
对于早期发现的小瘘口,可在内镜下放置金属夹封闭瘘口或置入覆膜支架。该方法创伤小,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瘘口直径通常需小于1厘米且周围无严重感染。
5、再次手术:
适用于瘘口较大、感染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方式包括瘘口修补、消化道重建或造口转流。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纠正营养不良和感染后再行手术。
术后需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及粗硬食物。保持适度活动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腹压增高动作。定期复查胃镜和影像学检查,监测吻合口愈合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进行阶段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