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扁桃体发炎,但可能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免疫反应引发扁桃体炎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扁桃体发炎通常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相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病毒通过ACE2受体侵入人体后,多引发下呼吸道症状如肺炎。扁桃体作为上呼吸道免疫器官,其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咽痛、扁桃体肿大伴脓性分泌物。临床观察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出现扁桃体红肿的情况,多与合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有关,需通过咽拭子培养鉴别病原体。
少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可能因病毒直接刺激或免疫过度反应出现扁桃体充血,但通常不伴随典型化脓性改变。这类情况多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的黏膜损伤有关。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持续高热伴扁桃体化脓,需警惕合并细菌性扁桃体炎可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应注意口腔清洁,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出现咽痛症状时可适量饮用金银花露,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若扁桃体出现白色脓点或持续肿痛超过3天,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居家期间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