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无胎心通常提示胎停育,需根据孕周和病因采取不同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流产、清宫手术、引产、感染控制、染色体检查等。胎停育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感染、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或子宫畸形有关。
1、药物流产孕早期胎停育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米非司酮片通过拮抗孕激素使胚胎剥离,米索前列醇片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妊娠组织。用药后需观察出血量及组织排出情况,必要时配合超声复查。
2、清宫手术药物流产不全或孕8周以上胎停需行负压吸引术或钳刮术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手术可预防感染和出血,术后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监测血HCG水平直至恢复正常。
3、引产处置孕中晚期胎死宫内需住院进行利凡诺尔羊膜腔注射引产,通过诱发宫缩娩出胎儿。引产前后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娩出后应进行胎盘病理检查及胎儿遗体染色体检测明确病因。
4、感染控制TORCH感染导致的胎停需进行病原体IgM/IgG抗体检测,确诊后使用阿奇霉素片或更昔洛韦胶囊等抗感染治疗。治愈后建议间隔3-6个月再备孕,孕期需加强病毒筛查监测。
5、病因筛查连续两次胎停需系统检查夫妇染色体、抗磷脂抗体、甲状腺功能及子宫形态。发现染色体平衡易位可考虑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子宫纵隔等畸形需行宫腔镜手术矫正。
流产后应休息2-4周,避免盆浴和性生活1个月。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推荐食用瘦肉、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建议间隔3-6个月经周期再备孕,再次妊娠后需加强孕酮监测和超声检查。有胎停史者孕前可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子宫血流,但须严格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