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牙时间一般在6-12个月,最早可能从4个月开始,最晚不超过18个月。出牙时间受遗传、营养、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通常下颌中切牙最先萌出。
多数宝宝在6-8个月时萌出第一颗乳牙,表现为牙龈红肿、流涎增多、喜欢啃咬物品。部分宝宝可能出现低热或轻微烦躁,可通过清洁牙胶按摩牙龈缓解不适。乳牙萌出顺序具有规律性,一般下颌中切牙先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第一乳磨牙随后陆续萌出。2岁半至3岁时20颗乳牙可全部萌出完成。
少数宝宝可能出现出牙延迟,若18个月后仍无乳牙萌出需就医排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存在发育异常的宝宝可能出现出牙时间推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也可能影响出牙进程。家长应定期记录宝宝出牙情况,若发现萌出顺序异常、牙齿形态畸形或伴随严重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咨询儿科或儿童口腔科医生。
宝宝出牙期间家长需保持口腔清洁,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牙龈。避免含糖食物残留,选择无糖磨牙饼干缓解牙龈不适。定期进行儿童口腔检查,乳牙萌出后即可使用婴幼儿专用牙刷清洁。若出现持续高热、拒食或牙龈化脓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