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贫血。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同时需结合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参数综合分析。
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浓度是判断贫血的核心指标。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每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每升可提示贫血。红细胞计数减少或红细胞压积降低也能反映贫血状态。这些指标异常时,实验室报告通常会标注低于参考范围的下限值。红细胞平均体积可帮助区分贫血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常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而维生素B12缺乏则导致大细胞性贫血。
部分特殊类型贫血可能无法通过常规血检直接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常规表现可能与缺铁性贫血相似,需要血红蛋白电泳等专项检查鉴别。溶血性贫血可能伴随网织红细胞增高,但确诊需结合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等生化指标。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往往需要骨髓穿刺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建议发现血常规异常者及时就医复查,完善血清铁、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等相关检查。长期贫血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重度贫血或病因不明者需在血液科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