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老年人便秘的中成药主要有麻仁润肠丸、芪蓉润肠口服液、苁蓉通便口服液等。老年人便秘多与肠道蠕动减弱、津液不足、气血亏虚等因素相关,药物选择需结合具体证型。
1、麻仁润肠丸:
该药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黄等组成,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肠燥便秘。方中火麻仁富含油脂可润滑肠道,大黄刺激肠蠕动,但脾虚便溏者慎用。服药期间需配合适量饮水及高纤维饮食。
2、芪蓉润肠口服液:
含黄芪、肉苁蓉等补益药材,适合气虚型便秘。黄芪补中益气,肉苁蓉温补肾阳,能改善老年人因气虚推动无力导致的排便困难。长期卧床或术后体虚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苁蓉通便口服液:
以肉苁蓉为主药,配伍当归、枳实等,主治肾阳不足型便秘。肉苁蓉能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对老年肾虚肠燥者尤为适宜。服用期间应避免生冷食物,阳虚症状明显者可配合艾灸关元穴。
4、通便灵胶囊:
主要成分为番泻叶提取物,适用于热结便秘。番泻苷类成分能刺激结肠蠕动,但不宜长期使用以防产生依赖性。伴有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等实热症状时短期应用效果较好。
5、四磨汤口服液:
由木香、枳壳等理气药组成,针对气滞型便秘。能疏肝理气、降逆通便,适合情志不畅导致的腹胀便秘。可配合腹部按摩及适量运动增强疗效,糖尿病患者需注意含糖剂型。
老年便秘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早餐前空腹饮用温水可刺激胃结肠反射。饮食增加燕麦、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食用核桃、黑芝麻等润肠油脂类。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如厕时双手按压左下腹辅助用力。卧床老人可进行抬腿、翻身等被动运动,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若便秘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温经散寒、通络的中成药主要有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丸、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胶囊、通络祛痛膏等。
1、艾附暖宫丸:
该药由艾叶、香附、当归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使用前需排除妊娠可能,阴虚血热者慎用。
2、少腹逐瘀丸:
含小茴香、干姜、延胡索等成分,能温经活血、散寒止痛,主治寒凝血瘀引起的少腹疼痛、月经后期等症。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3、桂枝茯苓丸:
以桂枝、茯苓、牡丹皮为主要成分,具有温通经脉、活血化瘀作用,常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子宫肌瘤等病症。孕妇及经期量多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血府逐瘀胶囊:
由桃仁、红花、当归等药材制成,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兼有寒象的胸痹、头痛等症状。服用期间应监测出血倾向,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
5、通络祛痛膏:
外用药含川乌、草乌等成分,通过皮肤给药发挥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功效,多用于寒湿痹阻所致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使用温经散寒类药物需注意辨证施治,寒凝血瘀体质者可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增强疗效。日常应避免冷水刺激,适量食用生姜、羊肉等温性食物,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但急性疼痛发作或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