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离症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胸腔积液、支气管胸膜瘘、肺功能下降等后遗症。手术方式选择、患者基础疾病、术后护理、个体恢复能力等因素均会影响后遗症发生概率。
1、感染术后肺部感染可能与手术创伤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有关,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2、胸腔积液手术区域淋巴管损伤可能导致胸腔积液,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中大量积液需行胸腔穿刺引流。积液量多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症状。
3、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残端愈合不良可能形成瘘管,导致持续漏气或继发感染。部分病例需行二次手术修补,可配合负压吸引促进愈合。
4、肺功能下降肺组织切除后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尤其术前存在慢性肺疾病者更明显。可通过呼吸康复训练改善代偿能力。
术后需定期复查胸部CT,循序渐进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避免吸烟及呼吸道感染,有助于减少后遗症发生。